回忆沈德言老师的点点滴滴
孙难见,1996-1999年沈德言先生的博士生,目前供职于华为2012实验室
第一次见到沈老师,是博士生进所的第一天。那天下着小雨,进了化学所的大门后,没有立即去沈老师办公室,在大门边的自行车棚等了一会儿。几分钟后,沈老师骑着一辆挺旧的二八大杠也到了,穿着一件油布雨衣,身型高大,脚上穿了一双老式的军用黄胶鞋。
我一向对这些细节无所谓,但还是觉得这和我在大学里看到的许多教授挺不一样。当时心里想,这就是北京的大气、不拘小节吧!
以后的三年,看到了沈老师更多的“特点”。譬如,沈老师抽烟,只抽那种不带过滤嘴的大前门。九十年代后期,这种烟是越来越难买的,发现一个购买的地点,沈老师会乐呵呵地分享购买信息给别的烟友。别人送他的好烟,他反而丢在办公室给大家抽。
沈老师喜欢下围棋。很多个周末,沈老师的办公室都是化学所的“围棋俱乐部”。赵德禄老师、侯可悦老师是俱乐部的常客,而且数他俩水平最高(还有另外一位高手记不清楚名字了)。而沈老师的棋,则主要属于“瘾大”的那一类,因为他下得太快了,往往不到十分钟,一盘就结束了。后来渐渐地明白了沈老师的通透:下棋不就是要轻松乐呵一下吗?
在化学所求学的三年,是非常快乐的三年,也是扎实勤奋的三年。快乐是因为,沈老师的课题组始终都充满了开放、民主的氛围。学术就是学术,从不因为“人”的因素,而影响到学术的观点和判断。
当时的科研环境相对很简陋,但沈老师,还包括钱人元先生还是给我们安排了有很好理论意义的课题。这让我觉得在做非常有意义的事、有价值的事,自然也就自觉地“朝八晚十,一周七天”了。经过三年学习,感觉自己收获满满。
轻松的氛围中,沈老师对学术问题却永远秉持“实事求是”的精神。记得我第一年,花了几个月做的结果和组里以前的结果不一致,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。犹疑之间,去问沈老师,沈老师的意见简单而又明确:以实验结果为依据,以前的结果有问题就暴露问题。
严谨、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之下,沈老师对学生在课题中取得的每一次进展,都比我们还高兴,由衷地乐呵呵的样子,感染到我们每个人。
沈老师是国内高分子红外分析的权威,他1982年著,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》是这一领域的经典,也是国内少有的,每一页,每一个观点、结果的引用都标明具体的文献出处的专业书籍。昨天在网上搜索了下,发现还有二手的在售,赶紧下单买了下来。
正因如此,再加上沈老师对人的一如既往的善意和帮忙态度,使得许多人在红外光谱分析中有了疑问都来请教,沈老师也都不遗余力地帮助,因而许多课题组外的项目发文章时都带着沈老师的名字,尽管沈老师并不在意发文章冠名的事情。
读书期间就得悉沈老师解放前出生于富贵家庭,海外也有不少直系亲属。他留在国内,在时代变迁中也经历过风雨,但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简单、快乐、善意、真诚的心,这永远都是我们的榜样。
金庸曾说过,人生就是大闹一场,然后悄然而去。而另一种人生也同样闪光、有尊严: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每一个人,真诚、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,用简单、有趣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,就像沈老师那样。